第796章 没办法的办法(求月票)-《拼搏年代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夏甜下了车,赶紧跑过去,万一是那家公司的人呢?
    结果,领头的一口说出满嘴青照土话:“我是这的房东,这群杀千刀的王八蛋,可把我坑惨了,他们租门头的时候,一次交了半年房租,后面到期了就开始跟我拖,拖了快两个月,突然就关门跑了,连人都找不到,我两个月的房租,好几千块钱!”
    吕冬和宋娜这时也过来了。
    房东找来的人,暴力拆了锁,拉开卷帘门一看,里面空空荡荡的,啥都没有,早已人去楼空。
    这本就在预料之中。
    以王涛的投资来计算的话,这伙人半年之内,最少从青照的养殖户手里卷起了五六十万块钱。
    在这个年代,相当高的收入。
    房东在那里骂骂咧咧的,宋娜见没什么发现,招呼夏甜上车,去了区分局附近。
    这么多人集体报案,分局非常重视,甚至启动了应急机制,夏甜给王涛打了电话,得知那边一位副局长亲自出面接待,一时半会出不来,就让宋娜和吕冬先回去。
    宋娜想了想,说道:“行,有啥事你及时通知我。”
    夏甜下了车,宋娜开着车,和吕冬一起回大学城创新港。
    “社会经济发展了,人的见识不断拓宽,骗子和诈骗的手段也越来越多了。”宋娜前两天就听吕冬说起过,有骗子冒充公务人员上门诈骗的事:“眼花缭乱,叫人防不胜防。”
    吕冬稍微松了下安全带:“有些诈骗手段还不可思议,不是说高端,而是低级的不可思议,被诈骗人竟然相信,更不可思议。”
    接着,吕冬给宋娜说了一个曾经在网络上看过的经典案例,著名的“民族资产解冻”,其中不乏一些老板甚至大学教授上当受骗。
    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,简直不可思议,难以置信。
    这可不是搞集资的类庞氏骗局,毕竟这种能让人有种后面还有人来接盘,只要我脱手早就能赚到的错觉。
    很多时候,一些看似非常低级的诈骗频频成功,真切的叫人有种现实真的一点逻辑都不讲的感觉。
    回到创新港,吕冬和宋娜各自去公司工作,这事暂时放在一边。
    真找不到那个公司的人,以吕家村美食街那边的情况,全部吃下王涛的蝎子没有难度。
    不管多少,起码能挽回一些损失。
    到了第二天,蝎子公司的事在青照传开了,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。
    去报案的仅仅是一部分养殖户,青照区涉及的养殖户超过五十家,经济损失可能过百万。
    更为关键的是,当初引进这家公司,是由前青照县农林畜牧局背书的!
    正因为如此,才有这么多人相信,走上这条养殖蝎子的致富道路。
    有官方背书,处理起来更加麻烦,很多养殖户集合起来,报过案之后,堵了农林畜牧局的大门。
    区里也很头疼,分局那边立即成立专案组,但茫茫人海,留下的又都是假信息,短时间内想要找到不容易。
    谁也不想闹出群体性事件,必须想办法安抚养殖户们的情绪。
    第(3/3)页